專業攝影師評測-Nikon Z系列所帶來的8項改變
作者:黃暐博 Weeber Huang
文章開始前,由於Z系統相關的評測以及開箱文都有非常多的文章可以做為參考。因此本文將會以實際使用Z系統的角度與經驗來進行文章。

筆者將以商業攝影師的身份,分析為何從原本的F系統,轉換成Z系統。以及系統轉換上的考量與帶來的差異性。
(本文所提及的觀念與問題,同時適用於目前Z6/Z7機種,文章將以Z7相機做為主軸)

以下影像為使用Nikon Z7所拍攝
採用多圖層拍攝,讓每個細節都能獲得適合的光線。背景部分為後期合成
轉成黑白色調的層次也很漂亮,高動態範圍提供良好的調整空間
在保持高光細節下,整體曝光直接拉亮3格EV,暗部細節以及顏色依舊完整呈現
光圈8下的畫質細節滿檔,邊角表現也非常優異,完全不輸定焦鏡
暗部顏色真實還原,滅火器外箱與老舊木頭的暗部質感都能忠實的表現出來
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對橘紅色調的表現也能忠實顯現
很多古蹟建築是禁止使用腳架的,內置防手震的性能讓手持拍攝也能有好成果
在高動態範圍的支援下,縱使天氣不佳,依然可以輕易保留現場氛圍
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Nikon終於在2018年末發表了全新的Z系列無反系統,並且一併發表了跨時代的Z卡口。這一切的改變,都讓所有Nikon用家感到興奮以及期待。

究竟新的Z系統與傳統的F系統差異在哪邊,改善了哪些問題,以及帶來了什麼。
筆者將配合圖片解釋的方式,並列出以下八項Z系列所帶來的改變:
  1. 畫質提升
  2. 電子觀景窗(EVF)
  3. 反光鏡
  4. 移焦問題
  5. 對焦系統
  6. 機身震動
  7. 內置WiFi
  8. LiveView實時預覽

1.畫質提升

這次新的Z系統,由原本的F卡口改成新的Z卡口,在加大了卡口大小與縮短了鏡後法蘭距之後,畫質上大幅度的提升。實質上帶來的改變,可以分為「邊角畫質」「色散及色相差」「銳利度」三個面向來說:

超越傳統F卡口的邊角畫質

傳統F卡口系統,受限於卡口口徑因素,因此在邊緣畫質以及縮光圈拍攝時,畫質會開始下降。在使用時,需要特別留意。
另外一點,站在檔案使用與後期修片的立場,往往需要盡量將主體拍大拍滿,已達到有效畫素利用與檔案最大化的需求。這在以往使用F卡口時是需要非常小心的。但是在新的Z鏡提升邊角畫質後,可以很放心的使用到邊角的部分。
在滿版畫面下,邊角畫質也可以完全放心地使用(對焦處約在畫面正中央)在高動態範圍的支援下,縱使天氣不佳,依然可以輕易保留現場氛圍

消失的色散及色相差

這點也是以往後期需要特別注意的部分,大部分會出現在極大反差的位置,尤其以金屬邊緣最為常見。以往在後期處理時,都需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並另外去處理這個部分。拜現在新的Z鏡設計改善所致,幾乎可以剔除掉這個問題了。
這張照片在高反差的部分,出現了些微的色散問題。在某些特定鏡頭下會更加明顯

不造假的紮實銳利度

影像的銳利度有三個影響的因素:分別是「鏡頭素質」、「像素密度」和「震動」。以往很多人會在後期時調整銳利度選項,去虛擬整體的銳利度。新的Z系統在新卡口和新鏡頭的加持下,原生影像就像是調整過後的一樣銳利,而且不損害畫質。
使用光圈16拍攝,在小光圈的狀況下,畫質完全沒有衰退。非常驚人的影像扎實度

2.電子觀景窗(EVF)

新的Z系統已經拿掉傳統的光學反光鏡,改成了電子觀景窗(EVF)。
沒有反光鏡這件事其實當初在系統轉換時也是猶豫了很久,這個問題應該也是很多傳統單眼用家所猶豫的部分。

在實際使用後,大約幾次後就會習慣。新的Z系統電子觀景窗(EVF)非常的清晰以及柔順,並不會有刺眼的感覺。
而在使用習慣後所感受到的優點,是拍攝的節奏性!
透過電子觀景窗(EVF),可立即決定曝光是否需要補償,直接減少傳統光學觀景窗3個(一半) 的步驟,當然使拍攝節奏快很多。

傳統光學觀景窗

電子觀景窗(EVF)

對職業攝影師來說,這不僅加快拍攝的節奏,同時減少後期調整的時間。
(PS:在這邊要提醒,建議電腦要先做過色彩管理,並將EVF和LCD亮度調整到接近電腦顯示的亮度)

另外,電子觀景器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獨立開關套用實時顯示攝影。
差別在於,當關閉功能時,相機的曝光條件並不會隨著曝光設定而顯示在電子觀景窗(EVF)或是LCD,而是保持在一個恆亮的畫面。當位在陰暗的環境時,能夠非常清楚的辨別畫面。特別是在拍攝商品或是較陰暗處,非常好用。

3.反光鏡

由於結構設計上的不同,無反相機已經沒有反光鏡系統了。而兩者的差異,由圖示說明:
傳統單眼結構圖
無反單眼結構圖
傳統單眼的感光元件與對焦元件是彼此分開的。拍攝時,感光元件與對焦系統是分開進行作業。好處是這樣能夠將彼此的性能最佳化,但缺點在於當反光鏡開始運作時,機身便無法對焦。

無反相機在設計上是將對焦元件與感光元件設置在一起,因此大大減小機身體積。雖然這樣設計會讓整體元件在運作時承受較大的負擔,但好處是在運作的時候,感光元件還是可以進行對焦。因此,兩者間最佳的對焦方式也有些差異。

對相機系統來說,長時間使用意味著對機身電力以及影像感應器溫度會造成影響。對無反相機來說,是結構上的因素,是無可避免的。然而傳統的反光鏡結構,其實也伴隨著相關問題。

4.移焦問題

如下圖示,可看到對焦結構的鏡片,是設置在反光鏡下的一個移動結構。在長時間的激烈操作下,會因為反光鏡結構的磨損,而造成的對焦誤差。這部分會隨著拍攝量以及使用時間而增加,越到後期越嚴重。
紅色標示位置為反光鏡結構,這部分會隨著使用時間而磨損。

5.對焦系統

回到基礎結構問題上,在高畫素的時代裡,再任何細小的問題都會被放大。

傳統上,因為對焦點分佈的關係,必須先移動相機至最近對焦點對焦,之後再移回理想構圖,並進行拍攝。這動作看似簡單,但由於這個移動構圖對焦的動作,往往就是造成焦距偏移的主因。
Z系列在對焦點分佈上,接近完全的滿畫面。因此可以在完全構圖的狀況下對焦,自然沒有跑焦的疑慮。
Z系統的對焦點接近全畫面,而傳統單眼上都集中分佈在中央位置
讓筆者從相機結構上來說明,使用傳統方式對焦,再移動相機拍攝:
在傳統單眼時,要是對焦點剛好落在對焦範圍上。此時不需移動相機。焦距會是準確的
當對焦位置超出對焦點範圍時,此時必須移動相機做對焦,再回到原始構圖。但實際對到焦的位置是在紫線的位置,因此回到黃線時,焦距的位置其實是不正確的
鏡頭光軸與雲台同軸的架設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讓鏡頭的光軸為完全中心點,這個部分其實可以參考拍攝360度全景照片時為何要校正鏡頭位置的概念
對於新的Z系統來說,由於對焦點分佈的關係,不管構圖如何,都可以直接對目標焦點來進行對焦,不需要再移動相機,焦距當然準確!另外新的Z鏡真的很猛,幾乎每顆鏡頭都是全開光圈可用的狀況下,對焦點分佈的優勢就更顯得重要了!

6.機身震動

由於高畫素的關係,在這樣高密度的像素上,任何的震動都會對影像造成巨大的影響。尤其是會降低影像品質與銳利度。

另外,在商品或室內空間拍攝時,常常會利用疊圖拍攝的技巧。步驟如下:
拍攝背景素材
拍攝透光瓶身與上蓋邊光
拍攝瓶身上蓋質感
後期修片整理疊合
基於高精度商品或是室內空間的拍攝方式,使用多張照片來疊合,是很常會使用的手法。因此在這樣的作業下,任何機身的震動都會造成作業上的困難,並拉長後期作業的難度及時間成本。(疊圖拍攝時,相機是使用腳架固定,並且完全不動的)

也許有些讀者已經想到可以使用反光鏡預升的動作來避免以上問題。

理論上是這樣沒有錯,但實際上其實會造成更多問題。例如光是要操作反光鏡預升的動作,就會讓本來固定好的鏡位位移。另外預升的動作也會造成機身震動!

認真來說,這對一般的攝影朋友來說。也許都沒遇過這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實際上都是筆者在這些年的攝影工作上所遇到的狀況,而這些問題在後期處理上所花費的時間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7.內置Wi-Fi傳輸

職業攝影師在棚內工作時,相機大部分都是連接電腦拍攝。因為需要第一時間就立刻看到拍攝成果進行調整,另外也是為了讓客戶能夠確認畫面以及拍攝效果。
使用Wi-Fi傳輸,在無法連線時非常方便
這次Z系統內置的Wifi功能,搭配SnapBrige軟體。確實能在不方便使用連線拍攝時,傳輸檔案以及控制相機。這功能在不易調整的鏡位或是外景拍攝時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功能!

8.Live View 實時預覽

拍攝時,時常會有一種退無可退的狀況發生,可能是反射位置的問題,或是取景角度的關係,這些在拍攝商品時最常發生。拜現在有LiveView的關係,讓攝影師在拍攝時可以不必在機身旁邊,又可以同時觀察以及拍攝,這在實際作業上非常方便。同時,傳統單眼因反光鏡作動方式,實時預覽上會有延遲的狀況,Z系列無反則克服了這個問題。
使用LiveView功能,對商品角度進行調整
使用LiveView功能,調整亮暗對比

總結:

Nikon這次全新推出的Z相機系統,確實達到了非常大的進步,無論在畫質以及拍攝體驗上都是。筆者當初在購入前其實也是非常猶豫,但這些疑問在使用過幾次後便完全消失了。
當然,每個時期的轉變都需要一段陣痛期,如以前的底片時代轉到數位時代,或現在的單眼轉到無反,使用經驗以及操作方法,當然最重要的錢包也是(眼神死)!

好的器材能不能增加攝影的方便性,這點筆者在這邊是持肯定態度的。當然也不是說無反就是無敵,單眼系統在對焦速度,連續拍攝,電力上還是有所優勢。不過在現在整體發展的趨勢上,無反系統勢必會是各廠的主力!

那麼舊有的單眼系統就一定要換到無反系統上嗎?

換!

要是你是畫質至上的話,那我會說一定要換,但是前提是在拍攝時做好相關的措施,例如該遮的漏光要遮或是上腳架以及清楚知道自己拍攝時最低的免手持極限在哪(Z系列可以設定最低安全快門速度)

可考慮?

如果大部分的拍攝題材都是需要連拍速度或是大量快速移動的狀況下,站在筆者的立場上,我會建議可考慮,但是請把以上提的問題考慮進去。

當然新的Z相機也還是有進步的空間,例如LCD往下翻時角度不夠大,無法一邊充電一邊拍攝,使用SnapBridge時無法同時連線電腦等,這些部分確實會讓人覺得有些可惜。但整體來說,筆者還是對新相機所帶來的改變讚不絕口!

最後,筆者覺得最值得提出來說的還是在畫質上的進步,相信這絕對是壓倒所有攝影師的最後一根稻草,無論是影像紮實度以及邊角畫質的提升!另外新的Z系列定焦鏡群,無論在全開光圈的可用性,以及定價上絕對都是值得各位入手細細品味的。
筆者簡介:
黃暐博 Weeber Huang
商業攝影師,專精於產品和商業拍攝。從學生時期開始便對影像產生強烈的共鳴,由於對攝影的熱愛和創作的渴望,畢業後便進入影像產業。曾任職於國內大型攝影公司數年,並參與過無數的大型廣告案件製作。擁有豐富的控光技法以及拍攝經驗,擅長以以光影,對比,彩度來詮釋作品。喜歡探險,體驗,並將這些元素融入攝影之中~

個人網站 www.weeber.co

Z7/Z6 產品規格表

畫素

4,570萬/2450萬

處理晶片

EXPEED 6 影像處理引擎

感光度

64-25,600/100-51200

連拍

9fps/12fps

對焦點

493/273(單點AF)

錄影能力- 4K

4K 30fps 全片幅錄影不裁切

螢幕

翻揭式,3.2” 210萬像素觸控螢幕

無線傳輸

SnapBridge(藍牙&wifi)

電池拍攝張數

ENEL15b-CIPA標準 330張

重量

675g 含電池與XQD卡

Nikon Z7 - 全新創作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