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Z7 x Z50 澳洲|塔斯馬尼亞遊記
作者:NPS攝影師|鄭鼎
有人說旅行的目的是讓自己學會從更多面向看世界,有人說旅行可以激發自己對生活的想像,有人玩笑式的認為旅行是從你活膩的地方到別人活膩了的地方,旅行的定義也有那陳腔濫調的「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而旅行的意義被歌手唱出來,反而是對另一伴的怨懟。
每年都會安排至少一次的遠程旅行,今年經過了轉機再轉機,終於到達這個地球上最浪漫的小島,塔斯馬尼亞。

塔斯馬尼亞是一座心型的島,因此被稱為地球上最浪漫的島嶼,面積約為台灣的兩倍大,從Google地圖中可看出森林面積約佔該島的1/3,因此島上大約有40%的面積都被歸劃為國家公園。再加上島嶼地形,與澳洲大陸隔著巴斯海峽遙遙相望,使得島上不論是風景或是動植物生態都具有很高的獨特性,當地更有一句俗語說「整個塔斯都是澳洲的國家公園」。
心型的塔斯馬尼亞。
來到塔斯馬尼亞的第一站是波諾朗野生動物保護區(Bonorong Wildlife Sanctuary),車程距離荷巴特大約三十分鐘,波朗諾野生動物保護區經辦的目的是營救那些因人類活動而受傷導致在野外無法生活以及被遺棄的野生動物們,裡頭收容的動物種類很多,袋鼠、無尾熊、袋熊、袋獾、鳥類、爬蟲類等等..。
這趟旅行帶了Nikon Z7及Z50兩台機身和數顆鏡頭,本來的設定是Z7當主力,Z50輔助,但因為Z50輕巧的機身,許多城市街拍或是走路行程,反而使用率高於Z7。
波朗諾的門票是成人31元澳幣,大約六百塊台幣左右,並附上一包袋鼠飼料,可在園區內餵食袋鼠。
應該是吃太飽了,園區內的袋鼠有九成都這樣懶散的趴著,對你手中的飼料一點興趣也沒有。
Nikon Z50小巧的50-250mm長鏡頭非常適合拍攝動物,畫質更是直逼頂級鏡頭!
工作人員抱著還在睡的袋熊出來見客,袋熊的毛皮很粗,摸起來的觸感有點像馬的鬃毛。
近距離特寫鴯鶓使用高感光度來換取較快的快門,Z50 ISO3200的畫質依舊相當不賴。
眼神銳利的鴯鶓其實是好爸爸,和企鵝一樣孵蛋的工作由公鴯鶓負責。z50僅450公克的重量,搭配50-250mm的鏡頭,拿起來一點也不吃力。
本來以為是貓頭鷹,Google後才發現他是夜鷹,看到夜鷹兩個字又會覺得是老鷹,但其實也不是老鷹,總之是某種鳥就對了...
袋獾又名塔斯馬尼亞惡魔,因為他的吼叫聲太像來自地獄的聲音。他是只分布於塔斯馬尼亞的生物,雖然臉部猙獰叫聲又難聽,但也是會睡得嘴巴開開傻呆傻呆。
為了隔天的莎拉曼卡市集,我們這天安排的行程都在荷巴特周遭,離開波朗諾後,我們前往Puddleduck Vineyard品酒,塔斯馬尼亞的葡萄酒因為緯度比澳洲本土更高、氣候更冷、土壤條件也不相同,造就了和澳洲本島葡萄酒風格截然不同的塔斯馬尼亞葡萄酒。
Puddleduck Vineyard是我們在Google地圖上篩選來的酒莊,篩選標準只有一個,就是分數高。酒莊分佈範圍很大,大部份是遊客止步的葡萄酒園,遊客可以在湖畔的室內區品酒,也可以在不受限制的露天區域餵鵝,享受農家樂。
酒莊飼養的珠雞,只有一個感想就是非 常 吵。Nikon Z50搭配Z 50-250mm長鏡頭,可以說是便宜畫質又好的打鳥鏡。
第二天就是週六限定的莎拉曼卡市集,位在荷巴特的鬧區,除了本來就排在行程內,昨天遇到的藥局店員也提醒我們不可錯過。講到市集,相信每個人心中浮現的想像都差不多,但我必須說,莎拉曼卡市集比我想像得好玩有趣太多了,攤位種類多且重覆性很低,舉凡食物、手工藝品、衣物、農產品、精油、街頭表演等都囊括於這個市集。像這種逛街的行程,輕便的Z50 kit組就是最棒的選擇了!
照片上天氣看起來很好,其實中間下了一場短暫暴雨,不過還好,來得快去得也快。Nikon Z50kit鏡頭DX 16-50mm,廣角端換算等效24mm,足以滿足大部分生活用途。
動物標本鑰匙圈,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海裡游的,通通都是你的鑰匙圈! Nikon Z DX 16-50mm kit鏡具備伸縮的設計,體積小,畫質卻不打折。
塔斯馬尼亞盛產海鮮,舉凡鮑魚、龍蝦、扇貝、鱒魚,這裡都有出產,上圖是市集中的生蠔攤,新鮮多汁,但要說到此行最超值的生蠔..就讓我賣個關子吧!
人很多,但市集上方有個停車場,開車來市集的人可以把車停到那邊再步行下來。
日本籍的表演藝術者用手碟敲擊樂曲,腳上還繫著木鈴增加音樂的豐富度。Z50小巧的機身不管是對於攝影者或是被攝者都不會有過多負擔。
花俏的湯匙,還有福祿壽咧。Nikon Z DX 16-50mm 雖然只是kit鏡頭,但是連邊緣畫質都能兼顧到。
也有這種明顯是二手物的東西,有點像福和橋跳蚤市場的感覺。
人潮中表演者還是可以找到鏡頭,專業!
其實這趟來澳洲才發現澳洲人都好友善啊,完全想像不到五十年前這裡曾實施白澳政策。
市集旁的St David's公園,越走越怪查了一下才發現這邊是塔斯馬尼亞第一座墳場^_^
這次的旅遊時間是十一月,剛好是南半球的夏天,風景和台灣當季一片蕭瑟感不同,都是這樣綠蔥蔥的。
莎拉曼卡市集旁就是Elizabeth Street Pier,天空中總有好多海鷗飛翔滑行。Elizabeth Street Pier裡頭有幾間餐廳、幾間販售伴手禮的小店,不過同商品的價位似乎是比其他地方略高一些,可自行斟酌。Z50雖只是入門機種,但是追焦能力也不容小覷。
離開莎拉曼卡市集後我們也離開了荷巴特,這趟旅程設定的是環島之旅,所以我們照著行程前進下一個住宿點-Queens Town。在Queens Town之前安排了幾個景點,但因為沿途隨處可得的風景讓我們走走停停,最後我們只停了Mount Field National Park和Lake St. Clair。
Z DX 50-250mm 長鏡頭,特寫沿途河岸的黑天鵝。
遠方一堆黑天鵝的頭,筆者更希望能看到尼斯湖水怪...。
塔斯馬尼亞的路邊很容易看到注意袋鼠的路標,在市郊也很容易看到橫死的袋鼠屍體,但截至目前路邊看到的都是這樣牛啊羊的。
長鏡頭特殊的壓縮感,呈現出牛群正要越過地平線邊緣的感覺。
在澳洲這種面積遼闊的國度,長鏡頭非常實用,能夠從遠方快速捕捉路邊的美景。
經過大概一個半小時的牛羊們,我們到了Mt. Field National Park。在塔斯馬尼亞,進入國家公園都是需要收費的,收費方式有分以車計費或是以人計費(一車包含了8人),時效性也分了單天/八週/一年/兩年,因為這趟是環島旅程,所以我們買了八週的通行證,以金額來算只要去3個以上的國家公園就比每日購買划算,而且單日的通行證是不能進去搖籃山國家公園的。
相關費用可於官網參考:https://parks.tas.gov.au/explore-our-parks/know-before-you-go/entry-fees
行前做功課時,Mt. Field National Park是以瀑布及高聳的樹林聞名,國家森林公園內有三個瀑布,從遊客中心步行的距離也都各不相同,如果想三個瀑布都看到大概要花費2.5-3小時,衡量了時間和自己的腳程後我們選擇前兩個瀑布,Russel Falls和Horseshoe Falls,這樣來回大約一小時。
可以說是Mt. Field National Park鎮園之寶的Russel Falls,層層堆疊的瀑布實際在眼前的震撼感遠比照片強烈,從遊客中心走到這約花費30分鐘。Z50的兩顆kit鏡皆內建VR防手震,使用1/10慢速快門手持拍攝流水也不成問題。
從Russel Falls向上走約10分鐘即可抵達第二個瀑布,這個瀑布比起Russel Falls小巧了些,個人認為可看度也不及Russel Falls。另外從這附近有目擊鴨嘴獸的記錄,不過鴨嘴獸活動時間是黃昏,所以我看到眼睛脫窗什麼也沒看到。
離開Mt. Field National Park,我們朝著Lake St. Clair前進。
Z50 搭配兩顆 Kit鏡頭加起來涵蓋的焦段相當廣,等效全幅焦段換算是從24mm-375mm,即使同一個場景,也能拍攝出各種不同的風貌。筆者以這三張照片為例。第一張為廣角拍攝的現場,第二、三張為長鏡頭所拍攝的遠景。
有找到同一棵樹嗎?同場景在不同焦距下看到的景色完全不同。
在前往Lake St. Clair的路上終於遇到我們殷切期盼的第一隻野生袋鼠,此次旅程遇到的所有野生袋鼠都是這種小袋鼠(wallaby),比我們認知的袋鼠(kangaroo)小很多,身高大概一公尺而已,很怕生,一靠近就蹦蹦跳跳走了,好險有長鏡頭能夠保持距離的情況下拍攝他。
Lake St. Clair是全澳洲最深的湖泊,最大深度是167公尺,表面積大概有140個日月潭那麼大,站在湖岸望向湖面根本像是峽灣。我們抵達Lake St. Clair的時間已經晚了,遊客中心已經關門,再加上下著小雨,雖是夏季,冷風一樣刮人,我們就簡單沿湖走個十分鐘便折返。
陰暗的天色配上廣大的湖面再加上飄著小雨,不只身體覺得孤單寂寞覺得冷,彷彿連視覺都能感受到溫度。
Queens Town曾經是礦業重鎮,從一開始發現金礦到後來的銅礦都再再奠基了礦業重鎮的基礎,但隨著礦產慢慢減少,人口也逐漸外移,和餐廳老闆聊天才知道,雖然網路上查到目前Queens Town人口數約五千人,但實際在此居住的不到兩百人。
昨天去了全澳洲最深的湖,今天要到全塔斯最高的山-搖籃山國家公園。搖籃山國家公園幾乎是所有到塔斯的遊客都會去的國家公園,也是我這趟旅行最期待的重點行程。搖籃山國家公園佔地廣大,管理處規劃了數條健行路線,健行步道可依照步行時間區分,從需時不到一小時到要走整整一星期的路線都有,而最長的健行路線就是鼎鼎大名的Overland Track,起點是搖籃山,終點是昨天的Lake St. Clair。雖然陰雨不斷,一路上我們仍可見很多背負著重裝的登山客蓄勢待發,而我們這種走沒半小時就腿痠的三薄身體還是搭著遊園小巴到搖籃山其一著名景點-鴿子湖,挑選簡單的湖岸路線就好。
使用Nikon Z7拍攝三張接圖產生的超大圖檔。
鴿子湖除了環湖步道之外,從入口處往左十分鐘有冰川岩展望台(圖中左邊那塊白石),往右十分鐘也有船塢。因為天氣的關係,我們只挑選了這兩處作為到此一遊的紀念。
最初在設定旅遊地點時,已算計好這個時節來澳洲剛好是夏天,可以避避台灣的濕冷冬天,但沒計算到塔斯是全澳洲離南極最近的地方,再加上鴿子湖海拔也近一千公尺,多種Buff加成下真的是雞母皮狂起。
上文有提到塔斯隨處可見注意袋鼠的路標,但其實除了注意袋鼠之外還有另外兩種生物也出現於路牌,這兩種生物是旅程走到這的珍稀生物,連屍體也還沒看到過。但就在從鴿子湖回遊客中心的巴士上我們看到了!!
袋熊(wombat)。有仔細看文章的人應該有發現,在波朗諾我們已經領教過袋熊的可愛,不過因為袋熊是夜行動物,傍晚才會活動,所以在波朗諾我們只看到愛睏的袋熊一直往保育員的懷裡鑽。
Z50的具備翻轉螢幕,對於低角度拍攝動物很方便,不用整個人趴地取景。
Z50的具備翻轉螢幕,對於低角度拍攝動物很方便,不用整個人趴地取景。
蓬鬆的毛量和胖胖的身型再加上無辜的表情,實在很難不被收服。
袋熊的可愛值得放三張專屬照片。
Nikon Z7+FTZ+小黑七,低角度拍攝袋熊過馬路。

另一個路標生物就是他了,針鼴(Echidna)。

針鼴是一種非常獵奇的生物,長得獵奇行為也獵奇,全身都是刺,因為沒有牙齒,進食的方式是不斷用鼻子往土裡插尋找螞蟻,再用舌頭黏進嘴裡。精彩的來了,雄性針鼴有四個龜頭,交配時使用其中兩副,並且會輪流使用。
Z50支援4K錄影,針鼴不斷移動,甚至片尾朝著鏡頭遠方移動對焦也相當流暢,可見Z50強悍的對焦能力。
因為天氣的關係,我們沒辦法對搖籃山進行更深入的行程,整個下午就是在尋找袋熊中渡過。說是尋找袋熊,其實在搖籃山非常容易遇見袋熊,只要在黃昏時分往草地、山坡方向望去,看見一坨一坨咖啡色生物並且一直低頭猛吃,那就是袋熊了。
一坨一坨咖啡色生物,低頭猛吃,近看非常療癒。
隔天的搖籃山天氣依舊,甚至還下雪,出發前壓根沒想到,我是來避寒的啊怎麼澳洲的夏天還能遇到雪。離開搖籃山之後我們便前往下個落腳處,塔斯馬尼亞的第二大城-朗塞斯頓(Launceston)。
隨著下山的過程,海拔降低,天氣也逐漸轉好,在抵達朗塞斯頓之前,會先經過卡塔瑞克特峽谷(Cataract Gorge),卡塔瑞克特峽谷位於市郊,從這裡到市中心不用20分鐘,很難想像這樣的鬼斧神工距離市中心那麼近。
卡塔瑞克特峽谷一如既往的有很多步道可以遊覽,比較特別的是這邊有纜車可以搭乘,這邊的纜車不像台灣貓纜那樣是包廂型纜車,比較像是滑雪場那種,腳會在下面晃啊晃的那種。
照片放大可以細數孔雀的羽毛,很難相信這居然是 kit鏡的畫質。
朗塞斯頓雖是塔斯馬尼亞第二大城,人口卻不到七萬人,大概相當於雲林虎尾鎮的人口數。整個都市街區小巧精緻,每個建築都很有風格。藥局、按摩店、伴手禮店、餐廳等商店應有盡有,甚至還有販售珍珠奶茶,氣候溫和,有太陽又不會曬到刺痛,是塔斯所有城市中我最喜歡的城市。
街邊的花。也許是氣候的緣故,朗塞斯頓每個花叢都極度盛開。
可愛的街景。太陽看似很大,但其實曬在身上很舒服,難怪外國人都喜歡曬太陽。
藍天綠葉,用望遠端強調被攝主體。
Z50的長鏡頭捕捉街邊盛開的花朵。
朗塞斯頓市公園,園區很大,可列入市區觀光的小景點,悠悠哉哉的走走路、曬曬太陽,享受一下和台北截然不同的緩慢步調。
Z50的對焦點覆蓋了整個畫面的將近90%,不管這隻鳥怎麼動都準焦,再加上鏡頭防震功能,畫面非常穩定。
公園內的彌猴園,是日本池田市與朗塞斯頓結為姐妹市時的贈禮,彌猴園不大但彌猴很多,壓迫的生活環境看的出來彌猴們的身心理狀況與一般野生彌猴差異很大。
華麗的生飲泉。在塔斯馬尼亞,水龍頭打開的生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而在2019年,塔斯馬尼亞州更是入選了擁有最佳生飲水的地區之一(Best Aussie Tap Water State Winner)。
長鏡頭特寫朗塞斯頓華麗的建築外觀。
朗塞斯頓的建物外觀。身為整個澳洲第三古老的城市,擁有很多維多利亞式歷史悠久的建築。圖為朗塞斯頓郵局的鐘樓。
朗塞斯頓位於北埃斯克河(North Esk River)和塔瑪爾河(Tamar River)的交會處。圖為北埃斯克河的河岸。
Nikon Z50的寬容度極佳,為了保留高光階調,原始曝光(左)刻意偏暗,後製時再將暗部拉亮,逼出高光與暗部的細節。
Nikon Z50的寬容度極佳,為了保留高光階調,原始曝光(左)刻意偏暗,後製時再將暗部拉亮,逼出高光與暗部的細節。
沿著河岸有腳踏車道和人行道,有點類似台北的河濱公園。另外也有數間餐廳、咖啡廳,走累了就可以隨時挑一間喜歡的坐下休息。
窗外是直射的陽光,室內相較之下非常暗,但可看出Z50優異的寬容度調校。
離開朗塞斯頓後原先的計劃是直奔火燄灣,因為中間好像也沒什麼其他景點可以逗留,但後來在旅館的景點DM中看到離朗塞斯頓不遠處有個薰衣草農場,車程四五十分鐘也沒特別繞路,雖不是花季但自助旅行的真諦就是說走就走,去走走看看也不失為一個輕鬆的行程。
薰衣草農場的名字是Bridestowe Lavender Estate,因為事前就知道現在不是花季,對於農場倒也沒什麼期待,農場唯二開放給遊客的室內建築就是賣店及餐廳,賣店販售的薰衣草相關產品很多,像是精油、薰衣草茶、護膚產品、芳香產品、沐浴用品等等,另外還有很多人會買來送人的薰衣草熊。我們沒在餐廳用餐,但買了薰衣草冰淇淋試試味道,沒過多的香精味也不會過甜,推薦給有意前來賞花的各位。
農場約有65萬株薰衣草,雖非花季,但從一叢叢密佈的植叢完全可以想像花季時的美(再加上賣店裡的照片啦)。
含苞的薰衣草,也許再晚個4-5週就能遇見滿山遍野的紫色。
前往火燄灣的路上又是一堆牛啊羊的,怪不得澳洲政府極力推動減低排放溫室氣體的政策。
這裡的羊跟笑笑羊一樣都是臉黑黑的,近看很可愛。
途經St. Helens的海邊。St. Helens是火燄灣之前唯一的小鎮,以新鮮牡蠣聞名,若剛好遇到用餐時間,建議在這停留用餐,免得再往北邊的火燄灣沒什麼餐廳可供選擇。
既然都提到了以新鮮牡蠣聞名,聰明的你有沒有聯想到在莎拉曼卡市集那一Part提到的最新鮮超值的牡蠣?沒錯,此行我覺得吃到最划算的牡蠣就是在這!一打12顆18塊澳幣,換算下來一顆不到30塊台幣啊。而且不只便宜,便宜的爛貨我也沒辦法,但他就是又便宜又鮮甜,俗又大碗宛若台灣健保,簡直是這世界上最完美的牡蠣!人客啊店名叫做Lease 65,Google Map上打下去就有了,不過他的位置不是在St. Helens鎮內,而是要再往朝著火燄灣的方向開約十分鐘。
我不是牡蠣愛好者,也不會不敢吃,但這個牡蠣我真是吃了還想再吃。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吃了超值牡蠣情緒太激昂,我們跟著導航目的火燄灣(Bay of Fires Conservation Area)開,途中其實有個蠻大的路牌寫火燄灣,但我們硬是相信導航(幹麻啊我),往叉路的另一邊開,結果就是開錯了。但自助旅行是這樣的,總要有些不在計劃內的行程才值得回憶,而且誤打誤撞,我們反而到了一個完全沒觀光客的美麗沙灘。
這邊的沙又細又白,我們在這邊停留了大概3-40分鐘拍攝海闊天空的假掰照。
雖是走錯路,但反而帶我們到不同的風景,我想這就是上帝關了一扇門,必定會幫你打開另一扇窗的意思吧。
天空一種藍,遠海一種藍,近海又是一種藍,同一個畫面出現好幾種藍,這種同色系的協調感很容易拍出好看的畫面。
因為走到路的盡頭還沒看到火燄灣,我們發現走錯路了,但因為得到一個意料外的景點,心情完全沒被影響。火燄灣會被稱作火燄灣(Bay of Fire)其實是因為岸邊石頭上長滿了紅色地衣,再加上它不只是單一海灣,綿延了二、三十公里,從遠方看很像岸邊長了一團團火燄,因此得名。另外也曾被英國雜誌評選為全球第二美的海灘(第一是法國的Du Grand Colombier)。
像這種高反差的場景也難不倒Z50,完整保留了天空和沙灘的層次。
今晚的住宿地是Bicheno,Bicheno最有名的就是晚間的企鵝觀光行程,這邊的企鵝種類是神仙企鵝,因為背部的毛色反射的光線隱隱帶著藍色,因此也有人稱為藍企鵝。神仙企鵝的習性是白天出海捕魚,晚上會上岸回巢,不過這邊大部份的企鵝上岸地點都在企鵝Tour的管制區內,因此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參加當地的Tour。
當然你可以自己找管制區外的企鵝上岸地點,但在參加Tour的同時也能學習如何正確觀賞企鵝才不會打擾野生企鵝,且參加Tour的部份收費會拿去保育企鵝、救援企鵝等,所以我個人還是最推薦參加Tour。
其實在參加這個活動之前,同行的朋友沒有太大興趣,我也只把他當作來都來了不看可惜的行程,但真的看到企鵝還是興奮不已,而且沒想到能跟企鵝靠那麼近,靠近的程度是他有可能從你腳邊走過的程度,再加上神仙企鵝很小一隻,成年企鵝身高大約40公分,看著他們搖搖晃晃一邊吱吱喳喳的走回巢穴真的很療癒。不過這個行程是全程禁止攝影的,所以有興趣的話可以到他們的官網參考,但眼前的企鵝真的比官網可愛非常多。
企鵝Tour官網:https://www.bichenopenguintours.com.au/
放上一段在Bicheno旅館使用Z50拍攝的縮時攝影,Z50會自動把縮時的照片轉成影片,很是方便啊。
晚晚窗外的景緻,Z 24mm f/1.8 S 定焦鏡畫質非常好,連邊緣的星星都保持很好的點狀光源。
隔天原定的行程是參加瑪麗亞島的島上遊覽,但前幾天收到旅行團的通知,因為海象不佳所以取消了,但信件提到的海象是繞瑪麗亞島周圍的海象不佳(原本行程包含海上繞瑪麗亞島一週),從塔斯過去的船並沒有停駛,因此我們決定自己登島,來個瑪麗亞島半日遊。
整座瑪麗亞島都是國家公園,從塔斯馬尼亞本島過去的船程大概三十分鐘,幸運的話還可在海上看到鯨豚。瑪麗亞島曾被當作囚犯流放地,當時的儲糧室是現今的遊客中心,而監獄本身現在也改造成遊客住宿地了,在住宿地附近的山坡更可看到一些殘存的遺跡。瑪麗亞島上並沒有大眾運輸,只能靠你的雙腳或是騎腳踏車。
瑪麗亞島的可看性在於隨處可見的袋熊及地質景觀,因為有著豐富的地質岩層(甚至可追溯到數億年前就已形成),這裡在地質學家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但地質景觀離遊客中心都不是太近,像是從遊客中心步行到著名的彩繪懸崖(Painted Cliffs)單趟約需40分鐘,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彩繪懸崖是一個有潮汐限制的景點,它必須在退潮時才看的到,但這是後話了,我們就是走了來回一個半小時什麼也沒看到的人。
這邊的袋熊毛色比起搖籃山的似乎黃了一些,不曉得是氣候影響還是年紀因素。
很幸運的剛好是幼獸成長的季節,遇到這種天倫之樂的畫面。袋熊顧名思義是有袋類哺乳動物,但他們的袋子很酷,因為天生很會挖地道,他們的袋口是朝後的,避免挖地道時在袋裡的袋熊寶寶一直吃土。
荷巴特市景。離開瑪麗亞島就表示旅程快結束了,塔斯馬尼亞環島一週達成。最後一個整天我們選擇回到荷巴特,可以輕鬆的為這趟旅行劃下句點。
距離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的MONA美術館,是一棟私人美術館,特別的是他與一般美術館不同,是朝地底發展的,地面上看起來不太起眼,但地底下別有洞天。MONA場館內其實頗為昏暗,這時候高ISO還能維持好畫質的Z50就派上用場了,另外在美術館內為了避免打擾其他人,靜音快門也要記得開啟。
美術館的牆面保留了原本的岩層狀態,有些地方甚至還看的到水流的痕跡。
Mona的全名是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因此收藏了很多從古至今的當代藝術展品。
這是我很喜歡的光線藝術家James Turrell的作品,James Turrell擅長的是光線與空間的結合,作品乍看之下並不複雜,但每位觀展人對於作品的想像會依據每個人生活經驗、成長背景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來MONA前沒特別搜尋當期展覽的內容,沒想到在這裡也能遇見他。
在MONA的每個作品都沒有作品介紹或是說明牌,想要了解作品的唯一方法是在進場前免費借用語音導覽器 O,O不只是導覽器,有些有人數限制的展品就需要靠O來預約,預約後他會顯示目前的預約狀況及需要等待的時間。
這個展區一次只能容納一個人,大概兩坪的空間只有一條走道,走道以外的空間都被石油覆蓋,充斥著濃濃的石油味,石油黑色的表面倒映四周方格狀的牆面及天空,頗有末日孤獨感。
MONA雖名為MONA,但大部份的展品都是現代藝術,如果想要了解作品,真的需要 O 的幫忙。
在接近出口處我們發現這個展品,就在我們思考這到底是真人還是蠟像的時候他突然起身穿上衣服,藉由O的解說才知道位藝術家把自己的背當成畫布,讓刺青藝術家Wim Delvoye在他背上刺青,而這位藝術家已經在MONA坐超過三千五百小時。
除了MONA之外我們還去了威靈頓山,威靈頓山位於荷巴特市郊,只要舒舒服福的坐在車內,不用爬山就可直達山頂俯瞰整座荷巴特市。
荷巴特市區豔陽高照,但山頂氣溫很低風又大,和山下是兩個世界,甚至還有未融的雪,這是夏天啊..
山頂天氣變化也很快,雲一來天色就暗下來開始下雨,下沒多久又出大太陽。長鏡頭壓縮烏雲和遠景,有種不真實感。
從威靈頓山下來之後也宣告著此次旅程的結束,其實塔斯馬尼亞還有其他很多同樣值得一遊的景點,像是亞瑟港、布魯尼島等等.. 不過這次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挑選幾個最想去的景點,如果有更充裕的時間建議相信可以把塔斯玩的更透徹。
因為此趟是自駕旅行,所以帶了不少器材,只要丟在車上,下車前依照景點再選擇要使用的鏡頭即可。分別是:Nikon Z7 搭配 Z 14-30mm、Z 24-70 f/2.8S、FTZ+小黑七,以及Z 24mm f/1.8 S(這顆只為了拍星星用),還有Z50的雙 kits鏡頭當備用組。最後因為 Z50 太方便,許多輕鬆的景點根本不想攜帶大三元。尤其路上的風景,稍縱即逝,要從相機包拿出大鏡頭可能就錯過了,這時候腳邊小相機包裡的Z50能快速的搶拍。
筆者認為,Z50的使用感受,完全不輸給Z6/Z7,從機身的性能到影像的品質,常讓人忘記它只是一台入門的APS-C機種,可以說是CP值超高的相機。Nikon Z50與全幅機種共用接環,高階的S-Line鏡頭全都可以使用在 Z50上,日後更能無痛升級。筆者從前旅行一定都會背著DSLR加上大三元在身上,長時間下來對身體的負擔很大,常常都會搞不清楚是在旅行(享受)還是在工作。
現在相機品牌開始轉向開發輕便的無反市場,同時又能兼顧畫質,對於攝影師來說是一大福音。如果你旅行不想帶太笨重的器材,又不接受手機的畫質,那麼 Z50絕對是一個完美的選項!
你以為Z7(右)已經很輕便了嗎?那Z50(左)一定會讓你印象深刻的!

NPS 攝影師 鄭鼎|https://crazydean0420.myportfolio.com

NIKON Z50 產品規格表

畫素

2151 萬

影像感應器格式

DX

感光度

100-51,200

連拍

11fps

對焦點

209 (單點AF)

動畫解像度

可達4K/UHD : 3,840x2,160

螢幕

翻揭式,3.2” 104萬像素觸控螢幕

無線傳輸

SnapBridge(藍牙&wifi)

內置閃光燈

透過閃光燈彈出控制手動彈出閃光燈

重量

450g 含電池與SD卡

Z50 雙鏡組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 NIKKOR Z DX 50-250MM F/4.5-6.3 VR)

41,900

更多詳細資訊

Z50 單鏡組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

32,500

更多詳細資訊
親子生活專訪 KOL 陳小藍:Nikon Z50 與她的質感生活